新闻中心 |
![]() |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包内宽敞舒适,是用特制的木架做"哈那"(蒙古包的围栏支撑),用两至三层羊毛毡围裹而成,之后用马鬃或驼毛拧成的绳子捆绑而成,其顶部用"乌耐"作支架并盖有"布乐斯",以呈天幕状。其圆形尖顶开有天窗"陶脑",上面盖着四方块的羊毛毡"乌日何",可通风、采光,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适于轮牧走场居住。 特点 1、蒙古包的最大优点是易拆易装,便于搬迁,符合游牧经济生活。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勒勒车就可以运走,两三个小时就能搭盖起来。再就是可以就地取材,就地制造,民间手工艺人就能制作。还有,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和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很适合于经常移场放牧的游牧民居住和使用。 2、蒙古包是东南向而设的。这与古代北方草原民族的崇尚太阳,有朝日之俗有关。但这种东南向习惯不仅是一种信仰,更多的是为抵御严寒和风雪,包含着草原人民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和创造,因为他们居住在高寒地带,冬季又多西北风。 3、蒙古包通体呈现白色 4、蒙古包独特的造型,具有计时功能。这是蒙古包与其他居室相区别的一大特点。 5、蒙古包是完全生态和环保的居室 二、蒙古包的构成 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毡、绳带三大部分组成。制作不用泥水土坯砖瓦,原料非木即毛,可谓建筑史上的奇观,游牧民族的一大贡献。 蒙古包的架木:蒙古包的架木包括陶脑、乌尼、哈那、门槛。 苫毡的裁制: 由顶毡、顶棚、围毡、外罩、毡门、毡门头、毡墙根、毡幕等组成。 顶毡 顶毡是蒙古包的顶饰,素来被看重。顶毡是正方形的,四角都要缀带子,它有调节空气新旧、包中冷暖、光线强弱的作用。顶毡的大小,以正方形对角线的长度决定。裁剪时,以陶脑横木的中间为起点,向两边一乍一乍地来量,四边要用驼梢毛捻的线缭住,四边和四角纳出各种花纹,或是用马鬃马尾绳两根并住缝在四条边上,四个角上钉上带子。 顶棚 顶棚是蒙古包顶上苫盖乌尼的部分。每半个像个扇形,一般由三到四层毡子组成。里层叫其布格或其日布格。以陶脑的正中心到哈那头(半个横木加乌尼)的距离为半径,画出来的毡片为顶棚的襟,以半个横木画出来的部分为顶棚的领,把中间相当于陶脑了么大的一个圆挖去,顶棚就剪出来了。剪领的时候,忌讳把乌尼头露出来。 苫毡的制作讲究看吉日。裁剪的时候,都分前后两片,衔接的地方不是正好对齐的,必须错开来剪。这样才能防止雨水、风、尘土灌进去。里层苫毡子在哈那和乌尼脚相交的地方必须要包起来,这样外面的毡子就不会那么吃紧,同时也使蒙古包的外观保持不变。 顶棚裁好后,外面一层周边要镶边和压边。襟要镶四指宽、领要镶三指宽。两片相接的直线部分也要镶边。这样做,可以把毡边固定结实,同时看起来也比较美观。 围毡 围绕哈那的那部分毡子叫围毡。一般的蒙古包有四个围毡。里外三层,里层的围毡叫哈那布其,围毡呈长方形。 裁缝围毡的时候,比哈纳要高出一乍。围毡的领部要留抽口,穿带子。围毡的两腿上也有绳子。围毡外边露出来的部分要镶边和压条。东北围毡和东横木相接的地方用压条。有压条的围毡要压在没压条的围毡上面。围毡的襟没压条,也不镶边。 外罩 外罩用蒙古语叫胡勒图日格,是顶棚上披苫的部分,它是蒙古包的装饰品,也是等级的象征。 裁缝胡勒图日格的时候,其领正好和陶脑的外圈一般大。胡勒图日格的腿有四个,和乌尼的腿平齐。外罩的襟多缀带子。它的领和襟都要镶边。有云纹、莲花、吉祥图案,刺绣的非常美丽。胡勒图日格的起源很早,从前一般的人家都有,后来才变成贵族喇嘛的专利。 门 门,原指毡门,用三、四层毡子纳成。长宽用门框的外面来计量。四边纳双边,有各种花纹。普通门多白色,蓝边,也有红边。上边吊在门头上。门头和顶棚之间的空隙要用一条毡子堵住,有三个舌(凸出的三个毡条),也要镶边和纳花纹。 |
上一篇:蒙古包的圆形智慧 | 下一篇:蒙古包手工艺传承人:希望保护蒙古包制作工艺 |
河南宇合旅游服务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是一家专业为文化、旅游、商业、产业和特色小镇项目发展提供专业的策划、规划、咨询、管理的公司,为文化融合项目价值提供实操性强的全过程、全方位咨询顾问服务。公司高层团队中有在国内最著名旅游景区从事过十年以上高层管理工作,以及旅游商业的策划和管理经验。我们在专业服务上秉承“与时俱进 合作共赢 学习创新 追求卓越”的理念,擅长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取核心内涵,实现文化的最大商业价值、产业价值,擅长独特IP的提取和专…… 【阅读全文】
今日新闻 |
点击排行 |
|
推荐新闻 |
图片新闻 |
|
专题文章 |
CopyRight 2018-2019 蒙古包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19678号-2 |